展覽及其他活動 > 展覽 > 石展 > 石材簡介
 
石材簡介
     
         
          南蓮池園的主要石材來源於廣西紅水河。紅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幹流。因流經紅色岩系地區,河水呈褐色,故得名紅水河,園池中所用石材多產於此。  
         
          紅水河高峰夾岸,河床深邃,該地域的地層屬二疊紀,三疊紀地層,形成於三億年前,屬沉積岩,以硅質粉砂岩或硅質凝灰岩構成。湍急的水流,水位落差達數百米,蘊藏了豐富的水力資源,獨特的沿河地質地貌孕育了獨具神韻的廣西水石。  
         
          紅水河全流域都是寶,上游有天峨石,中游有大化石、彩陶石,下游有合山石、來賓水沖石、大灣石等石材。  
         
 

        其次是青花石。 青花石,主產於廣東樂昌市境內主要河流武江河,其次有九峰溪流。帽子峰是粵北的最高峰,山高林茂,溝壑縱橫,河流落差大,有著極其豐富的奇石資源。

        青花石取其花色似古瓷而得此名,是近年才發現的新石材。青花石圖畫反差適中,墨綠色底、乳白色紋,圖紋豐富。花紋比石堅硬,成凹凸型;以手觸摸,立体感強;花紋深入石幾分,紋間有白色,花表似蠟非蠟,油潤光洁,廣博石友喜愛。

 
         
  園池內主要的石材有:  
         
 

一、 大化石

        大化石,學名岩灘彩玉石,產于廣西大化縣岩灘的紅水河段。深藏奇石的紅水河段長約六公里,據潛水人員介紹,岩灘采石區水深約30-60米,河床下水沙激流,地形多變,打撈難度大。

 
         
          彩玉石生成於古生界二疊系,約2.6億年前,屬海相沉積硅質岩。其原岩為火成岩與沉積岩之蝕變帶硅質岩石,摩氏硬度約5至7度,色彩艷麗古襆,色有褐黃、棕紅、翠綠、桔紅、陶白等多色,其成因在于岩石受水中溶解的多種礦物元素如鐵、錳离子致色素的浸染所致。彩玉石石膚溫潤如脂,富有光澤,層理變化有序,色韻自然,紋理清晰而具有韻味,令人有溫馨之感。彩玉石之形多見嵩岳雲崗之景或璋台仙境之貌,這取決於其層理不同程度的浸蝕因素。  
         
 

二、 三江石

        三江石,主要產於柳州地區三江縣境內融江河段,其上游龍勝縣境內大地和侗烈也有出產。外形多呈卵狀,石質堅硬細密,表面潤澤光滑。常見有:彩卵、黃蜡和黑卵三大類。彩卵色彩豐富,多以黃、紅紫三色為主色深調,或游光溢彩,或古色古香,以石之氣韻獨特見長:黃蠟石、橙黃油潤,表面常見有奇特的皺紋,顯得滄桑老氣,古感甚濃,十分罕見,被視為三江石之上品。

 
         
 

三、 彩陶石

        彩陶石,因表面有一層罕見的天然彩軸而得名,尤以產於柳州地區合山市馬鞍村的紅水河河段,故又名馬鞍石。形色質紋俱佳,憂以綠彩陶最為珍貴;而綠質黃釉具有唐三彩之神韻;一石二色的鴛鴦石亦獨具特色;黑彩陶石質細滑,潤澤感佳,此外,尚有淺藍色、青灰色、古銅色的等等。均為珍稀石材之一。

 
         
 

四、 木化石

        木化石,地質學上稱硅化木(petrified wood)。木化石是古代樹木的化石,在億萬年前被火山灰包埋,因隔絕空氣,未及燃燒而整株、整段地被保留下來深埋於地下,後又由含有硅質、鈣質的地下水淋濾、滲透,樹木體內的有機物被礦物取代,木頭變成了石頭。面對古朴、奇異、珍稀的木化石,清.乾隆曾寫:「異質傳何代,天然挺一峰,誰知三徑石,本是六朝松。苔點猶疑葉,雲生欲代龍。當年吟賞處,借爾撫遐縱。」這豈是「六朝松」,一般至少也是一億數千萬年前的樹木變成的化石了。

 
         
 
木化石:
 
         
 

五、 六方石(流紋熔巖 )

        六方石為火成巖,產生于中生代,侏羅紀中期,距今約一億六千萬年至一億九千萬年間。由火山噴發活動,噴出熔融的巖流或白熱的火山灰流,可能在接近地表的條件下,相對快速冷卻,內部發生收縮,形成柱狀節理,既為特徵明顯的六方形石柱,俗稱六方石。

 
         
  以六方石橫切而成的石桌石櫈:  
rel_article
list 石館-廣西紅水河奇石
list 石館
list 園池山石概論
list 園池置石
 
 
top_button
Nan Lian Garden